214 赵甲巧手坏心肠-《铁血悲情扈三娘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字可了不得,是大名鼎鼎已故的大文豪苏东坡书写的《前赤壁赋》。卖字画的是个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,轻轻地扇着扇子。跟前面那个卖蔡京书写《千字文》的油脸汉子,有天壤之别。

    苏东坡(1037—1101)离开人世时,扈三娘已经8岁了,虽然没见过,名声却如雷贯耳。父亲与哥哥都特别崇拜苏东坡,以能得到一幅字为骄傲。可是,他们没有机会接触苏东坡,连一个字的真迹也没得到。

    扈三娘刚要上前问价,前面买蔡京《千字文》的老者又占了先机,二人正在砍价。

    “赵甲,200两银子有点贵,我最多能出150两。”老者一边比划一边说。

    “高峰,200两银子,我已经是看熟人的面子了,不能再低了。这可是苏学士的《前赤壁赋》呀,一点都不贵!”赵甲将扇子合了起来,又打开。

    扈三娘见老者高峰嫌价贵,心中大喜,就要上前买下了来。心里却说:“且慢,苏学士是大宋第一书法家,东西特别抢手,别是假货,被骗了。”

    想到这里,扈三娘上前仔细看那幅字。只见上面写着——

    前赤壁赋

    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……

    ……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而吾与子之所共食。

    客喜而笑,洗盏更酌。肴核既尽,杯盘狼籍。相与枕藉乎舟中,不知东方之既白。

    也许有人会问,扈三娘懂书法吗?原来不大懂,要想会,得和师傅睡。扈三娘可是武德妃呀,跟书画皇帝赵佶在一起三年多,受了熏陶,对宋朝四大书法家的字,比较熟悉。

    开始,扈三娘越看那字越爱,觉得那正是苏东坡那特有的扁平体,端庄厚实,与老公赵佶的瘦金体走向两极。东坡的字如胖胖的和尚,脸上总是似笑非笑,虽然出家了,还有一种烟火气;赵佶的字如瘦瘦的道士,虽然也是出家人,不食人间烟火,充满了仙气。

    忽然,她觉得不对劲儿。苏东坡的《前赤壁赋》儿时就背过,进了宫皇上还亲自用瘦金体字书写,并给她讲过。她还跟赵佶争论过一个字,不应该那样写。赵佶讲得头头是道,让她心服口服。

    “这字是假的,不是苏学士的真迹。”扈三娘突然说了一句。

    老者高峰与赵甲最终以180两银子成交。刚要一手钱,一手货,听到扈三娘叫了一声,都愣住了。

    “姑娘,你的运气不好!买蔡太师的《千文字》慢了我一步,买苏学士的《前赤壁赋》也慢了我一步。要不,我把《千字文》让给你。” 高峰似笑非笑地说。

    “《千文字》是真的;《前赤壁赋》绝对是假的,我不是要翘行才这么说。”扈三娘指着那字,信誓旦旦地说。

    赵甲大怒,将扇子一合,指着扈三娘的鼻尖骂道:“你是谁家的野娘们,汉子也不好好管一管,敢出来胡说八道。”

    扈三娘不卑不亢地说:“假的真不了,真的假不了。我看你也是个读书人,是不是别人托你卖的?”

    赵甲听了更不满了,道:“我当然是读书人,也写得一手好字。你知道我跟苏学士是什么关系?这字,是坡仙送我爷爷的,怎么能是有假呢?我是遇到难事了,才卖的。这位高峰高老爷子,我们也是老相识了,假的东西,我岂能卖给他?”

    扈三娘冷笑一声说:“你是杀熟,白白读了圣贤书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