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0章 偶遇少年-《良缘鸭定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石灰池子是村里共用的,专门用来熬石灰。通常一户人家一辈子都难造一次房子,就算造了,对各种材料也是精打细算,根本不会有多余,所以石灰池子大多时候都是空的。

    可杜梅家倒好,自个家里刚造了五间大屋,新打了围墙,没隔几个月就又要在山庄上造房子了,而且一口气要造二十多间,这石灰池一年就被她用了两次!

    村里人各怀心事,但都不敢再胡言乱语,不光是因为她有了令人敬畏的身份,更在于杜梅的大度,蝗灾期间,几乎家家都得了她家鸭群的帮助,更遑论村里人有个小病小痛都可以找她诊治,还不收钱。

    黑蛟龙果然守信,辰时不到,生石灰就源源不断运来了。杜梅用袋子装了一些,让石头扛回去了,黑蛟龙只当她要放在粮仓里防潮,并没有过问。

    杜梅一直守着石灰池,她虽不用干活,却要盯着村里看热闹的孩子,不让他们靠近。这些石灰足足熬了大半天,填满了五个大池子。

    待杜梅送走了杜钟等人,回到家的时候,院里的黄泥已经晒干了,被石头细细碾成了粉,而现烧的柿子树草木灰还有着热乎气。

    许氏也早把一百个鸭蛋和一个坛子洗净晾干备用,至于生石灰、稻壳、盐、碱都是现成的,只等着杜梅调配。

    杜梅将这些配料按量完全拌匀,用晾凉的白开水搅拌成糊状,将鸭蛋包上泥糊,再在掺了稻壳的草木灰里滚一遍,最后挨个码在坛子里。

    大家齐动手,一百个鸭蛋很快就码好了,杜梅用泥将坛口封住,搬到粮仓里去了,只等三十天后开坛见分晓。

    至晚间,钱茂达又来了,杜梅果然数给他五百个鸭蛋,他到底没太好意思压价,犹犹豫豫地想按杜梅的卖价三文付钱,可杜梅却只收了他二文一个,这比他自己卖给陈掌柜的还要低了。

    好歹也是七尺的汉子,钱茂达见杜梅如此爽快,便大方地提出要帮杜梅免费菢鸭。钱茂达的炕房一次能孵一千多只鸭子,平日里因买的人少,他一般使用半边炕,孵三四百个鸭蛋。

    杜梅正想留下大白这个品种,便承了他这个情,让他每个月帮忙孵30个大白的鸭蛋。至于其他一千个鸭蛋,杜梅说什么也是要给钱的。

    钱茂达拿了鸭蛋心满意足地走了,走时还不忘叮嘱杜梅过两天送四五百个鸭蛋去,同他的一起孵。

    杜梅想要孵一千只鸭子,如此看来只得分两批了,不过这也不是全没好处,起码鸭苗照顾起来比较容易。

    孵鸭苗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,十月里天气依旧和暖,哪怕到了十一月初也不打紧,鸭苗只要喂养得当,是个见风长的活物,大半个月就能褪掉绒毛,长到少年拳头般大小,那时就不怕腊月里的寒冷了。

    如此打定主意,一家子各自安心做事,少了担忧。

    这日是说好送咸鸭蛋的,因着送的少,杜梅在家里做了会儿事,方才和石头出门。

    调料铺子的姜掌柜只要五十个新鸭蛋,杜梅决定先送到他那里,剩下的都给醉仙楼。

    远远的,还没到南街,就见路上围着很多人,把路都占住了,石头的马车赶不过去,只得下车去看看。

    “怎地了?”杜梅见石头折返,挑帘问道。

    “瞧着前面是一对爷孙在卖艺,围观的人多,我们绕点路吧。”石头拧眉说道。

    “好吧。”杜梅望望前面围观的人群,一时半会儿不会散。
    第(2/3)页